发布时间:2025-11-05浏览次数:次
11月2日,第50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武汉)落下帷幕,温州大学代表队“温大一队”以总排名第38名的优异成绩斩获金奖,实现了学校乃至温州地区高校在该赛事的历史性突破。赛后,指导老师胡明晓激动地表示:“这是十年的坚持换来的金牌!”同时,校友企业“小橙编程”全程支持赛事筹备,并计划成立专项教育基金,为未来竞赛孵化提供持续动力。

比赛现场:五年磨一剑的完美绽放
本次竞赛于11月2日在武汉大学举行,吸引了亚洲东大陆区包括香港、澳门等235所高校共519支队伍参赛。温州大学“温大一队”由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陈宇锋、何卓睿、莫皓翔三名学生组成,在5小时比赛中以6题仅1次罚时的近乎完美表现力压群雄。
比赛过程跌宕起伏:开局阶段三人稳扎稳打,快速攻克基础题;中段何卓睿发挥数学特长,连下两城;下半场面对高难度构造题,莫皓翔提出关键思路,陈宇锋在关键时刻承担编码重任,最终在结束前20分钟锁定胜局。这种“强数学+强思维+强算法”的黄金组合,正是学院多年注重个性化培养和强调团队合作精神的成果体现。
十年坚持:教练团队见证历史突破

“从参赛到金奖,我们走了整整十年。”主教练胡明晓老师感慨道。自2015年带队以来,他亲历了温州大学在ICPC赛事中的每一次进步:2018、2019年正式赛获银奖,2024年杭州站再夺银铜,直到今年终于圆梦金牌。这种持之以恒的投入,折射出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对人才培养的长期坚守。
校友反哺:企业赞助构建良性生态
本次突破背后,离不开校友企业“小橙编程”支持,不仅捐资举办校内选拔赛,承担网络预选赛报名费用,更表达了对亚洲区域赛获奖队伍的奖励赞助意向。专业致力于编程教育的小橙编程多年来赞助温州大学程序设计竞赛,为学校厚实ACM氛围,发现选拔ACM优秀苗子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在此基础上,校友企业决定成立“校友”教育基金,专项支持程序设计竞赛的培训、参赛和孵化工作。这种“校友反哺”模式,为高水平人才培养构建了良性生态。
人才培养:高质量教育结出硕果
ICPC竞赛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公认水平最高的大学生程序设计团体赛,被誉为计算机领域的“奥林匹克”。该赛事强调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抗压能力。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通过“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模式,将竞赛训练融入日常教学,近年来累计培养出多名优秀学子。此次金奖突破,不仅是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专业竞技水平的飞跃,更是人才培养体系成熟的标志。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依托新成立的校友基金,进一步优化竞赛培养机制,为更多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未来,温州大学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高地。
相关链接:https://wdapp.wzrb.com.cn/app_pub/xw/jy/202511/t20251104_577473.html?docId=577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