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

学院动态

重磅突破!我院陈慧灵教授牵头获批国自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发布时间:2025-11-17浏览次数: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公布2025年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立项结果,我院陈慧灵教授主持申报的“基于知识增强大模型的肺部疾病辅助诊断及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功获批重点项目资助。这是我院首次获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标志着我院在医工交叉与人工智能医疗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支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核心使命是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和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通过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协同创新,持续提升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此次我院项目的获批,充分彰显了学校在服务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方面的科研实力与责任担当。

据了解,该项目紧密围绕“数据融合-模型增强-临床验证”三大核心主线,依托前沿的知识增强大模型技术,致力于构建一套精准高效的肺部疾病智能诊断体系。项目将重点攻克多源异构医疗数据融合、大模型高效微调优化、知识增强技术临床适配等关键技术瓶颈,破解传统肺部疾病诊断中存在的效率偏低、基层诊断能力不足等现实难题。

项目预期成果丰硕,将形成多源数据处理核心技术体系、知识增强大模型算法套件及智能诊断原型系统,并针对性地面向基层医疗机构推进落地应用。通过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的深度融合,项目将有效提升肺部疾病早期识别准确率与风险评估效率,为我国肺部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尤其将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疾病诊断提供有力保障。

“肺部疾病的早期预警与精准诊断是提升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我们团队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打造一套可复制、易推广的智能诊断解决方案,让优质医疗诊断能力惠及更多地区的群众。”陈慧灵教授在谈及项目研究意义时表示。多年来,陈慧灵教授团队深耕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交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与临床合作经验,为此次项目获批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重点项目的获批,既是对陈慧灵教授团队科研创新能力的充分认可,更是学校近年来聚焦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与生命健康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近年来,学校持续完善科研创新体系,强化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积极引导科研团队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医工交叉、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下一步,陈慧灵教授团队将联合临床合作机构,加快推进数据治理、模型研发与临床试验等工作,力争早日形成可落地、可推广的示范成果,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温大智慧与力量。